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智慧城市 > 业界动态 > 智慧教育 正文
    马海燕:教育信息化要回归本源
2014-10-17 16:07 | 作者: | 稿源:中国教育网络 | 编辑:刘达
摘要:经过十几年建设与发展,南昌大学已建成连接五个校区,覆盖全部教学区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80000余名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网络服务。目前正在进行校园网主干万兆升级工程。在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时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海燕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回归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本源。

  ——专访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海燕

  经过十几年建设与发展,南昌大学已建成连接五个校区,覆盖全部教学区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80000余名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网络服务。目前正在进行校园网主干万兆升级工程。在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时南昌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马海燕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回归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本源。

  解决信息孤岛难题

  目前,为适应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学校正规划建设覆盖全校的新一代校园无线网,一期工程已开通使用,将实现南昌大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换代。在系统应用上,南昌大学各职能部门基本上都建设了自已的应用系统,包括人、财、物、教学、校园“一卡通”等20多个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网络全业务覆盖。

  由于各业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分散于各部门,学校“信息孤岛”情况一度比较普遍。为了打破壁垒,网络中心通过自主研发建立了共享数据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门户系统,对主要业务系统进行应用整合,实现了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回顾这段历程,马海燕认为,学校信息化投入“重硬轻软”是个历史现实,至今也未能完全摆脱这种思想束缚,导致对应用和管理等软件系统的投入和重视不够,这也是“信息孤岛”长期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谈到学校为什么选择自主开发建设应用整合“三大平台”系统,马海燕则感慨地说到这是与企业合作不成功的无奈选择。其中矛盾之一就是学校有限的投入预算和企业追求合理的投入回报之间存在差距,企业投入的力量往往跟不上学校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各职能部门数据独立存在,要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共享就要打破原有的封闭体系,需要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并分享各部门的数据,这要求信息化部门不仅要做好职能部门间协调工作,还要做好职能部门与开发企业间的协调工作,往往力不从心,或本身思想上准备不足,导致合作的成功率不高。

  重归以人为本的核心

  对于目前信息化的建设痛点,马海燕认为首先是对信息化本质的认识能否达成共识。例如,南昌大学已经设立了独立的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校信息化统筹规划与管理工作。但其各项职能的落实,仍需达成更广泛的共识。信息化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最重要的是要统一资金管理,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其次,学校二级机构,如各院系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较为薄弱,资源仍主要集中在职能部门。信息化的本质是服务师生,核心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信息化投入要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需要更多的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只有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统筹规划才能更有成效。

  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资金支持、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客观存在的应用需求都是信息化发展的驱动力,但领导者的意志与决心无疑在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信息化部门人员的工作激情,也可能决定着信息化项目的成败。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信息化要回归本源,成为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热情将成为信息化的重要驱动力。

  从其多年在信息化部门的工作经历出发,马海燕认为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自起步走到今天,发展一直是参差不齐。一批先进高校在信息化发展道路上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大部分高校是跟随者,与先进高校相比信息化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发展理念也不断成熟,可以预计,在榜样的带动下,未来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将会大幅提升。当前,教育信息化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信息化从面向管理到面向服务,再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意味着广大师生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真正的创新主体。信息化从专注于硬件设施投入到重视对软件与服务的投入,未来将更加注重对人、活动和内容的投入,重归于以人为本的核心。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样遵循这种价值规律,如今天盛行的视频公开课、MOOC是否预示着某种新的商业模式,可能给高校教育模式带来现在还难以预计的影响,值得大家特别的关注。

相关新闻:
 
·姚建铨院士牵头培养“物联网”高端...·方正电子:数字教育推动绿色教育生...
·教育信息化:老师教法学生学法全变了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Copyright (C) 2000-201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06001